蓝冠注册地址_西青区办好民生实事 打造三个工作品牌 转化三个最后一公里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
少年遇险情临危不惧沙土灭火 学过的消防知识派上用场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内容提要:昨日,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“西青区增进民生福祉 创造高品质生活”新闻发布会,会上介绍了就业、教育、医疗三个方面相关情况。

天津北方网讯:昨日,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“西青区增进民生福祉 创造高品质生活”新闻发布会,会上介绍了就业、教育、医疗三个方面相关情况。西青区坚持每年实施一批区级民心工程、全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,近些年区级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始终保持在80%以上,特别是今年以来,全面系统谋划民生领域工作,把更多的发展成果体现到西青群众幸福的好日子里。

就业 打造“三个工作品牌”

全力做好产业、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,打造了“三个工作品牌”:一是“乐业西青”,深入实施就业扩容、创新创业、兜底保障、公共服务四个“能力再提升”工程,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就业人数超过2.1万人,继续在全市名列前茅。二是“运河工匠”,围绕集成电路、车联网、生物医药、汽车与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链,全面推行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。三是“才聚西青”,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,特别是围绕天开西青园发展布局,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,在住房保障、子女入学、医疗保障等“关键小事”上给予明确支持政策。

教育 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

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,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,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。坚持抓布局促均衡,近三年来,新增公办幼儿园9所,累计达到29所;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1所,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.95%;总投资约21.8亿元,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18所。坚持抓改革提质量,接续出台两个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。引进高品质民办学校作为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。坚持抓治理强保障,稳妥推进“双减”工作,打造“北文南武”课后服务育人品牌,在全市创新实施校车市场化、专业化运营,累计开通校车线路61条,惠及学生2200余名。

医疗 转化三个“最后一公里”

西青区深入挖掘产业优势,全力打通医疗服务、基层保障、生命健康科研成果转化三个“最后一公里”,努力使老百姓就医更有保障。推动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、中医一附属医院南院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开诊,引入市口腔医院落户津门湖街道;在全市先行先试基层数字健共体,打造全市第一家“云药房”和慢病管理中心,开设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延时服务,组建专门医护团队,为老年患者和失能半失能人群提供25项居家医疗服务。(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)


【蓝冠平台招商主管】